新闻动态Position
你的位置:尊龙颜值在现在是什么水平 > 新闻动态 > 荆门是如何从一个农业县变为和荆州市同级别的地级市的?原因如下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02:24 点击次数:52
很多人常常分不清荆州和荆门这两个地方。荆州作为历史名城,早在楚国时期就是重要的都城,当时称为郢都(今荆州区)。它坐落在长江岸边,位于江汉平原中心地带,至今仍保留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,是国家认定的历史文化名城。
相比之下,荆门的知名度要低得多。在明清时期,它隶属于承天府(今钟祥市),新中国成立初期也只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城。但如今,荆门已经发展成为与荆州同等级别的城市,那么它是如何实现这一跨越的呢?
从历史上看,荆门一直以农业生产为主,尤其以优质水稻闻名。这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——地处肥沃的江汉平原,非常适合农作物种植。然而,农业的产值和利润远不如工业,而工业又比不上现代服务业。在我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,荆门的发展明显滞后。直到上世纪60年代,当武汉已经建成重要工业基地时,荆门还几乎没有像样的工业基础。
真正改变荆门命运的,是1964-1980年间的三线建设。荆门抓住了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,成功实现了从农业县到工业城市的转型。1970年焦柳铁路通车后,一批大型工业企业相继落户荆门,包括荆门炼油厂、宏图机械厂、三三零水泥厂和荆门热电厂等。这些企业为当地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,逐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、建材等为主的支柱产业。经过多年发展,如今的荆门已成为以石化、磷化工和建材为主导的工业城市。
展开剩余52%焦柳铁路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项目,其襄樊至荆门段的建设与江汉平原发现油田密切相关。当时开展的江汉油田会战规模空前,高峰期参与人数超过12万,动用钻机100多台。这场历时2年10个月的会战于1972年5月结束。由于需要从武汉向荆门运输大量物资,原有的交通设施难以满足需求,这直接促使焦柳铁路襄荆段加速建设。
在三线建设前,荆门的发展相当缓慢。上世纪50年代城区面积仅2平方公里,到60年代末才扩大到4平方公里。但进入70年代后,城市工业化进程加快,城区面积迅速增至7.5平方公里。1983年荆门升格为省辖市后,发展进一步提速,逐步形成中等城市规模。2000年后,城市向南扩展至虎牙关一带,形成了两山环抱的城市格局。
根据2020年的统计数据,荆门建成区面积已达69.47平方公里。这意味着在70多年间,城市规模扩大了近35倍,充分展现了工业化对城市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。
发布于:天津市Powered by 尊龙颜值在现在是什么水平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